商朝
2010-01-18来源:
打印
远古及殷商
长沙历史发展,可追溯到远古时代。据考古判断,在距今15~2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,长沙地区即有原始人类活动。新石器时代,已形成氏族及部落。1985年,省市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县大托乡大塘村发现了一处远古遗址,其出土的石器和夹沙陶器碎片,相当于距今7000年的大溪文化遗存。当时华夏先人,已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、辛勤开拓。又据1976年在长沙县鹿芝岭和浏阳樟树塘发掘的两个遗址考证,其出土的石制生产工具、渔猎工具及陶制生活用具,相当于距今4500年的龙山文化遗存,当时这里的先民,已进化到原始农业社会,手工制作用具已有明显进步。
殷商之世(公元前约1600年~公元前1046年),长沙属扬越之地,是百越部落的分支,这里的土著文化已有相当发展。并且,中原文化开始传人。据考古专家对长沙地区出土的260余件商周青铜器的分析鉴定,其中有些青铜器上的铭文、族徽、装饰和商周王室的青铜器相同,它们是中原人南下南来的;有些青铜器有明显的地方色彩,它们是本地人铸造的。其中四羊方尊、兽面提梁卣(音yǒu,音友)、人面纹鼎、兽面纹铜铙是罕见的精品,足可与中原青铜器媲美。
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100年(商代)
汉江以南形成数千个部族,部族酋长运用暴力役使外族人民,其中最大的部族“越”兼并众多族属,史称“百越(粤)”。长沙属“杨越”。
商代中期,商王朝对江汉以南部族进行多次战争,今后长沙地域为中心的古“青阳国”失国。
商代晚期,长沙地域出现青铜冶炼工艺。冶炼铸造的云纹大铙、刮刀、四虎人面方鼎及四羊方尊,均体现越族的文化特色。
各部族在今湘江、浏阳河、捞刀河相汇的平原地带开始形成以农、渔、猎为主的集市。
相关文档: